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,窑址位于今天的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以及东西两边的燕山村等地,它创烧于唐代,倒闭于金代以后。定窑以烧造白瓷著称,也兼烧“绿定”、“紫定”、“黑定”等品种。定窑白瓷,釉面白如凝脂、恬静明丽,装饰手法有刻花、印花、划花、雕塑等,其中以印花图案装饰最为珍贵,被视为瓷品中之极品,自古以来赢得人们的喜爱。
故宫博物院瓷器鉴定专家吕成龙老师鉴定瓷器现场
了解更多鉴定技巧,请点击《古陶瓷鉴定技巧学习》
珍贵的定窑瓷品,器型有碗、盘、碟、花瓶、枕头、罐、小玩具等。北宋时期曾烧制宫廷用瓷,它以独特的装饰风韵,影响深远。当时,全国各地的窑场纷纷仿制,如山西漳河、汾河流域的民间小窑场所烧的“土定”、山西霍县仿制的“新定”、江西景德镇仿制的“粉定”等。
仿品的主要特性是:
1、器物的拉坯成型往往不精细,胎体厚重,厚薄不均,造型不雅致,有东倒西歪之感。
2、因为是胎体厚薄不均,往往影响印花图案的装饰美感和效果,图案中的纹饰出现断断续续、不连贯的线条。
3、釉层比较厚,釉色白中泛灰、泛黑,没有光泽感,不能体现定窑印花瓷器的神韵和风采。
要鉴别宋代定窑印花瓷器,我们必须了解真品的工艺特点:
优美的图案布局
定窑瓷器的印花图案装饰吸收了唐代时期的金器、银器、玉器“湖面隐起”的图案装饰技法,在匀称洁白的釉面上,以一高一低微妙起伏的图案来装饰器物。主题图案讲究和谐对称,富有疏朗、大方的体感,充分体现定窑瓷器的那种优美含蓄的内在风韵。
精美的造型
器形流畅秀丽,胎质细密坚致。从传世品来看,无论生活用瓷还是观赏瓷,器物的拉坯成型工艺相当精湛,胎体是厚薄匀称、轻盈雅致。同时,讲究成型后的修琢,器形线条流畅优美。
独有的泪痕缺陷现象
釉质匀称洁白,白中略微泛黄,釉汁在高温烧造中浸润流动,凝聚成乳絮条状,有如泪痕,积釉处隐现黄绿色。文/网络
如果想提升自身的眼力和鉴赏能力,请点击《古陶瓷鉴定技能培训班》